5月20日下午,教科院领导和学院全体老师齐聚321会议室,聆听近期外出学习的老师的学习心得汇报。
“分享与学习是双向、共进的过程……”院长刘红作为主持人拉开了会议序幕。倪磊、赵羚竹、杨娟等三位老师分别在本次会议上阐述了自己的不菲收获。
倪磊老师,参加了在北京师范大学举行的第七届“中德催眠培训班”。本次会议主要分享了与心理咨询相关的重构技术、隐喻技术;在催眠过程中常用的故事性导入和音乐导入方法;以及催眠技术在实际生活当中的应用。
跟随应用心理学专业教研团队到华东师范大学学习的赵羚竹老师的分享主要分为信息化教学技术和团队研修及建设两大的模块。在信息化教学技术这一模块,主要介绍了三个可用于学生课前自学的信息化学习平台,分别是云平台、问卷星、知识构建图。一方面可激发学生进行课前自主学习的兴趣,另一方面可统计分析学生自主学习的正确率,以方便老师在教学备课中更准确地把握学生的学习难点,课堂上更精确的对学生进行辅导和教学。在分享过程中赵羚竹老师还提到教学模式要改变,在课堂教学过程当中要巧用学生间的“同伴压力”,以促使每个学生课堂上都可以参与进来,避免“做事的学生总是那几个,被批评的总是做事的那几个学生”情况的出现。
除此,教师的教学PPT应简介明了的将知识的重、难点概念呈现,忌长篇大论“读”PPT,以确保学生准确把握教学内容。在团队研修及建设这一模块分享中,赵羚竹老师主要提到教研教学资源共享,以达到各专业教学团队教学能力的整体研修和提升。随后,赵羚竹老师带领全院老师体验“微助教”微信课堂互动平台,愉快地结束了本次学习心得交流。
特殊教育专业的杨娟老师,在本次交流会上给全院老师播放了特殊教育专业教学实践视频,同时还介绍了“送教上门”以及相关的专业实践教学内容。
最后,刘红给予了很高的评价,称赞他们听有所得,学有所获。她期待着老师们能把新理念结合实际付之行动,不断提高教学质量,鼓励大家多进行学科团队教研、专业教学资源共享。最后,她殷切地希望老师们在学习中不断反思,在专业成长中尽情地享受教师职业的幸福。
文/图 教科院 审核/刘红
倪磊老师分享学习心得

赵羚竹老师分享培训体会

杨娟老师分享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