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8日,我校教育科学学院邀请贵州省福万康医院杨宁主任,在逸夫楼627感统室做了关于“小儿脑性瘫痪”的专题讲座,特殊教育系的雷经国老师及2015级特殊教育专业学生参加了此次讲座。
讲座开始,杨宁主任首先向同学们呈现了脑瘫的定义、引起脑瘫的高危因素以及不同类型脑瘫患者的临床表现和分级等;然后,杨主任介绍了脑瘫的诊断标准、康复评定、训练原则及常用的评定方法;紧接着,她重点阐述了脑瘫患者痉挛型的不同临床表现,她指出:在对痉挛型的患者进行训练时,首先,要解除训练对象的恐惧和不自信;然后,采用以静制动的方式让患者体验正常的肌张力;其次,重要的信息要重复输入,让患者接收到大量的感觉刺激,在训练过程中要避免紧张性反射。
在讲座中,杨主任通过播放个案训练视频和现场示范的方式向同学们展示了在训练过程中的一些关键点和注意事项,她谈到,对于康复内容的评定,要涉及到关节活动度的评定、肌力的评定和平衡功能的评定等内容。在评定中,她特别强调:要选择适当的评定方法,评定内容要具有针对性,消除评定对象的不安,评定时间不宜过长。最后,她还向同学们介绍了言语功能的治疗方法和上肢功能的训练技巧。
此次讲座,不仅加深了同学们对于相关知识的理解,还通过观看视频和现场实操让同学们对于康复训练实践有了一个更为深刻的认识,对于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和专业素养有较大的帮助。
文/朱紫桥 图/赵英江、王胜莹 审核/刘红

杨宁主任在分享中

杨宁主任在向学生进行实操展示

讲座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