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5月8日,教育科学学院特殊教育专业实习经验分享会在逸夫楼403教室顺利举行。2021级特教专业三位优秀实习生代表余林、余文欣及石单依次分享实践经历与心得,系主任雷老师作总结指导,为即将踏上实习岗位的2022级特教全体同学们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借鉴与方向指引。
第一位分享者余林以“从学生到准老师的成长之路”为主题,细致梳理了实习前、中、后三个阶段的心态转变与核心任务。他强调,中期需聚焦教学实践,通过“三色笔记法”(红色标注重难点、蓝色记录师生互动、黑色整理教学流程)提升听课效率;后期则要善于总结反思,形成个性化教学思路。此外,还推荐了AI辅助工具如“即梦AI”和“豆包”,助力教学准备与学情分析。
第二位分享者余文欣结合遵义凤岗特殊教育学校的实习经历,从实习前、实习中、实习后三个阶段的教学设计、课件制作、听评课、班主任管理、教研、以及和其他教师、实习同伴间的互助与研讨等多方面全维度的经验与启示做出了深度分析与分享。针对同学们关心的“实习与备考冲突”问题,她提出“碎片化时间管理法”,建议将考研考编的复习与实习相结合,例如晚间复盘教学实践中的理论应用等。在论文方面,她建议及时向导师和实习指导老师反馈对象,以便开展论文的撰写。
第三位来自贵阳市特校的实习的石单学姐则生动介绍了市特校的师资配置、课程特色及学生培养。她特别提到几位骨干指导教师,让同学们深切感受到特教教师的专业坚守与育人情怀。
系主任雷经国老师在总结中肯定了三位分享者的实践成果,强调教育实习是理论与实践融合的“试金石”。他对同学们提出三点期望:一是重视“读书分享会”等前期准备环节,通过教育经典研读与案例研讨筑牢理论根基;二是在实习中保持“空杯心态”,主动向一线教师请教,注重课堂细节观察;三是强化责任意识,将师德规范贯穿于教育教学全过程,既要关注学生学业发展,更要守护学生身心健康。
本次分享会持续近两小时,现场气氛热烈,互动频繁。同学们纷纷表示,通过聆听学长学姐们的实践经验,不仅明确了实习各阶段的任务要点,更让同学们为实习做好充足准备打下一定的思想基础。
图/文 雷经国 田瑞 一审/赵利平 二审/黎平辉 终审/宋万琚

